男童飛機上驚厥 兒童驚厥如何急救?
驚厥是小兒常見的癥狀,是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感染所致體溫38度以上時出現的驚厥。父母應該了解一些急救知識,及時在救助孩子!
萬米高空上,一名6歲男童突然抽搐昏厥,緊要關頭,乘坐同一航班的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醫生徐紅艷伸出援助之手,在高空成功搶救了患者。患者家屬和機組人員心懷感激,稱贊徐醫生不但醫術精湛,且勇于擔當,她身上有種真正的“河南精神”。
萬米高空,6歲男童突發驚厥
5月18日19:40,由三亞飛往鄭州的南方航空CZ6552次飛機正在萬米高空平穩飛行。
突然,機艙前方的呼喊和騷動打破了平靜的氣氛,乘務人員面色凝重接連從身邊快速經過。
這引起了坐在機艙后排的徐紅艷醫生的注意,職業敏感讓她密切關注著前方的動態。
很快,一名乘務人員著急向機艙后方走來,語氣焦急地在旅客中低聲詢問:“請問有醫生嗎?前方有乘客需要幫助。”
“我是醫生!”幾乎沒有思考和猶豫,徐紅艷醫生第一時間站了起來,跟隨乘務人員快速趕到機艙前排。
在那里,一個年僅6歲的小男孩正急需急救。
臨危不亂,河南醫生出手相救
“孩子剛才突然手腳抽搐,叫他也沒有回應,你快救救他!”看到徐紅艷醫生趕來,男童家長像抓到救命稻草,語無倫次地向她描述孩子情況。
“當時觀察孩子面色灰暗,皮膚蒼白,牙關緊閉,脈搏微弱,呼吸微弱。”徐紅艷回憶當時情況道。在僅有的條件下,她在機組人員幫助下,利用飛機上的急救包,非常專業地展開一系列檢查和急救措施。
“體溫39.7℃,血壓僅有80/60mmHg,初步判斷為高熱驚厥,低血容量性休克,需盡快補液,退熱。”徐紅艷醫生臨危不亂,快速診斷。
由于飛機條件限制,不能有效建立靜脈通道,急救包中配備藥品又都不符合孩子病癥。好在家屬自備退熱藥,徐紅艷醫生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緩慢打開患兒緊閉的牙口,用小勺一點一點喂藥、喝水補液;同時配合溫水擦浴,降低體表溫度。孩子逐漸清醒,恢復意識。半個小時后,孩子病情得到緩解。
而在這期間,徐紅艷醫生始終陪伴在孩子身邊,觀察孩子反應,并給與家屬鼓勵和信心。
20:30,飛機備降廈門機場,孩子生命體征也已平穩,移交當地120進一步治療觀察。
救死扶傷不分時間地點,都是分內之事
孩子得到妥善安置后,飛機再次起飛。
當飛機落地鄭州后,徐紅艷剛打開手機,患兒家長的感謝短信便蹦了進來。“醫生您好!由于時間倉促,未能向您當面道謝,現在孩子體溫下降,一切安好!再次向您表示感謝!!”
“很開心能幫助到小朋友!知道一切安好我就放心了。治病救人就是我們醫生的職責,不管在哪里,只要患者需要,我都是一名醫生。”徐紅艷醫生開心地回復道。
徐紅艷是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的一名青年醫生,2014年畢業于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去年剛考過主治醫師,今年才是她參加工作的第三個年頭。
當記者問及面對突發搶救會不會緊張時,她笑著說:“一開始肯定有點慌,因為平時搶救有主任為我保駕;有充分的急救藥品,有護士專業的配合協助。但在現場,孩子情況危急,而我是唯一的醫生,必須沉著冷靜,拿出專業素養,現在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我也很為自己驕傲。”
據了解,徐紅艷也是該院2015年度心肺復蘇技能比武一等獎獲得者,并多次獲得院內外各類榮譽和獎項。
兒童(寶寶)高燒驚厥的急救妙招
保持呼吸道通暢。應該使患兒平臥,將頭偏向一側,以免分泌物或嘔吐物將患兒的口鼻堵住或誤吸入肺。千萬不可再驚厥發作時給寶寶灌藥,否則會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叫喊,盡量少搬動患兒,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對于已經出牙的寶寶應該在上下牙直接放入牙墊,可以用壓舌板、筷子等外纏繃帶或干凈的布條代替,以防抽搐時將舌頭咬破。
用指甲深壓寶寶鼻下人中穴。
解開寶寶的領口、褲袋,用溫水、酒精擦拭頭頸部、兩側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以使用涼水毛巾較大面積的敷在額頭降溫,但切記胸腹部冷敷。待患兒停止抽搐,呼吸通暢后再送往醫院。
如果寶寶抽搐5分鐘以上不能緩解,或短時間內反復發作,表示病情較為嚴重,必須急送醫院。在運送醫院的途中,多觀察寶寶的面色有無發青、蒼白,呼吸是否急促、費力甚至呼吸暫停。還應注意口鼻暴露在外,甚至頸部保持呼吸通暢。不少家長缺乏醫學常識,一見寶寶抽搐,便不知所措,慌忙用衣被包裹寶寶前往醫院,而且往往包裹的很緊,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口鼻受堵,頭頸前傾,氣道彎曲,造成呼吸道不通暢,甚至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