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貧血吃什么好 這些食物讓你氣色紅潤
不少媽媽產后會出血較多,這時候就急需補血,除了專業的補血醫療手段外,食補也是很重要的,那么產后出血吃什么補血呢,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種補血的食譜,讓你面色紅潤有光澤。一起來看看吧。
薺菜炒鮮藕片
原料:鮮薺菜50克,鮮蓮藕90克,豬油2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薺菜去雜后,用清水洗凈,待用。把鮮藕刮去皮,洗凈,切成薄片,待用。將炒鍋洗凈,置于爐火上,起油鍋,倒入薺菜,鮮藕片,翻炒至熟,點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服食。一般服食5-7天有效。功效:和脾,利水,止血。適用于血淤引起的婦女產后腹痛、出血等癥。
田七紅棗燉雞
原料:鮮雞肉200克,田七5克,紅棗8枚,生姜3片,精鹽少許。
制法:將紅棗用清水浸軟后,去核,洗凈,待用。把田七切成薄片,用清水略沖洗,待用。將雞肉去皮,洗凈,濾干水分,待用。把所有原料放入一個洗凈的燉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于爐火上,以旺火隔水燉2小時,點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趁熱飲用。功效:止血,鎮痛,強身。對于婦女產后流血不止有輔助治療作用。
豆豉醬豬心
原料:豬心1000克,豆豉30克,姜片、醬油、面醬、黃酒各適量。
制法:將豬心對切成兩半,清水洗凈,瀝干后,與豆豉一并放入鍋內,酌加適量姜絲、醬油、黃酒,加入清水適量,置于火上,煮沸后,轉為文火燉半小時,以豬心熟爛為度。把豬心取出,晾涼后切成薄片,當冷食用。功效:補血養心,安神止痙。適用于心血與虧虛所致的心悸、煩躁,特別是婦女產后血虛所致的驚悸、抽風等癥。
歸桂紅糖粥
原料:當歸20克,肉桂10克,粳米100克,紅糖50克。
制法:將當歸、肉桂清洗凈,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置于火上,煮1小時后,取汁去渣,待用。把粳米淘洗干凈,直接放入鍋中,加入藥汁,再兌適量清水,煮至米爛汁粘時,放入紅糖攪化,即可食用。功效:溫經散寒,化淤止血,益氣養血。適用于產后寒凝、淤血內阻所致的產后出血。
紅糖桃仁粳米粥
原料:桃仁35克,粳米100克,紅糖50克。
制法:將粳米淘洗干凈,待用。把桃仁去皮尖,清水洗凈,待用。將粳米與桃仁齊放入洗凈的煮鍋中,加清水適量,置于爐火上煮,待米爛汁粘時離火,加入紅糖攪化調味即可食用。功效:化淤止血,養血益胃。對婦女淤血內停所致的產后出血較為有效。
黃芪燉雞湯
原料:黃芪50g,枸杞15g,紅棗10顆,母雞1只,蔥1棵,生姜2片,鹽、米酒適量。
制法:黃芪入濾袋內,母雞洗凈,氽燙、沖涼、切塊,蔥切段備用。以上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后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棗杞姜雞湯
原料:生姜三片,紅棗15個,老母雞一只,枸杞子適量。
制法:將老母雞宰殺后處理后洗干凈備用。把紅棗,枸杞子,生姜都放在雞肚子中,加水煮熟就可以食用了。有補血的功效,適用于產后貧血的產婦。
蓮子燉豬肚
原料:豬肚,蓮子去心,油,鹽,姜,蔥等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蓮子裝入洗干凈的豬肚內,用線縫合放在盤內,將盛豬肚的盤收入鍋內,隔水燉熟,然后將豬肚切塊,用油,生姜,蔥翻炒即可食用。
除了以上食譜,還有一些蔬菜有利于產后媽媽的健康。
蓮藕
蓮藕能夠增進產婦食欲,幫助消化的同時也可促使乳汁分泌,對新生兒的喂養十分有利。另外,蓮藕中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淀粉等,營養也十分豐富,蓮藕也是祛淤生新的佳蔬良藥,化淤行血、生乳清熱、養陰潤躁。
黃花菜
黃花菜有利尿、補血、止痛、解熱、消腫和健腦的作用。同時含在豐富的營養,味道也鮮美,富含:礦物質磷、維生素A/C、鐵以及留體化合物。
黃豆芽
黃豆芽中含有的蛋白質是生長組織細胞的主要原料,能夠修復生孩子時損傷的組織。黃豆芽中含有的維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可以防止產生出血。黃豆芽中含有的纖維素能通腸潤便,可以防止產女發生便秘。
海帶
產婦多吃海帶可以防止寶寶呆小癥,因為海帶中含有碘和鐵較多,鐵是制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有預防貧血的作用。但是,吃海帶也不可過量,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通血液循進入嬰兒體內,從而引起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