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性治療產業:"性愛大師"一療程3-5萬
揭秘性治療產業
臺灣性治療師朱瓊如在大陸的門診中為患者診療。
朱瓊茹也是童嵩珍“性福”團隊中的一員。朱瓊茹發現大陸的性治療求診者在吐露心事時羞羞答答,但性治療時卻很大方地袒露身體,但臺灣人正相反。
中國性治療調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馬斯特斯的行為治療、偉哥、激素補充、催眠療法、中國古代房中術……針對人們在性生活里的各種困擾,精神科醫生、男科大夫、護士以及中醫專家們,各自提出了一套解決辦法。
然而,調查發現,在中國,性治療師尚未成為國家認可的職業,他們游走于法規與倫理的模糊地帶,提供的性治療服務也良莠不齊。盡管如此,性治療已經悄然發展成一個隱秘而龐大的產業。
這或許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在美國,自偉哥誕生以來,陽痿的診斷率就從原先的7%飆升到40%。雖然高爾夫球星“老虎”伍茲當年在“松林診所”接受了6周的“性癮”治療,但“性癮”作為一種疾病迄今還未被主流醫學界所承認。
對此,社會學家認為,在“醫學化”的框架下,自20世紀以來,性,就一直是醫學重點加以治療和干預的范疇,而且被極其嚴重地“問題化”和“污名化”了。“醫學化”的認知,必然帶來醫學的“矯正與治療”,甚至會成為唯一的解決手段。
然而,社會學家的批判,阻止不了性治療產業的發展。除了受經濟利益驅動外,在中國社會的性文化從工具理性走向全然的快樂主義的過程中,即使秉承“醫不叩門”的準則,人們也會為更多個人化的性煩惱而主動尋求解決之道。
倉河下,是杭州市內一條僻靜街道的名字。童嵩珍在這里的工作室,相距繁華的體育場路只有二三百米——這是絕對隱私與市井喧囂之間的距離。
委身于中西醫結合門診、胃腸病研究院等招搖的牌匾背后,“杭州寶善堂性福中心”,即“臺灣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杭州分中心”沒有任何自己的標識。它用刻意的低調,盡可能為到訪這里的人營造一種安全感。
即使走進診療區,也沒有文字指示這里究竟是什么科室,每個房間房門緊閉,門上都釘著一塊相同的牌子——治療室。為了避免來訪者相互遇到而帶來的尷尬,“看病”實行嚴格的預約制。因而,和普通醫院里吵吵嚷嚷的情景不同,走廊里看不到任何候診者,來訪的人一到這里就“閃進”預定好的治療室。實際上,這里根本就沒有“患者”或“病人”,每一位前來尋求治療的人,都被童嵩珍和她的同事稱為——“個案”。
在網絡上,41歲的童嵩珍有“臺灣第一性治療師”之稱。八年前,她首次在臺灣新北市的廣川醫院開設“性福門診”,隨后又把性健康管理中心開到臺北。近兩年,她分別在武漢和杭州拓展性治療業務。
進入大陸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童嵩珍似乎已經是性學界的“圈兒里人”。2014年8月29~31日,第六屆世界華人性學家學術大會暨性治療學術論壇在杭州召開。作為承辦者,童嵩珍請來了眾多來自海內外的華人性學家和各路從業人員。
一個隱秘的行業、一個龐雜的人群,他們在此聚首,把那些人們平時難以啟齒的話題拿到講臺上講,放在餐桌上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