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精現狀:供不應求 大學生已成主力
捐精現狀:供不應求 大學生已成主力
捐精者涵蓋社會各界人士,如干部、文職人員、軍人、警察、務工者以及在校大學生等,大學生人群精子的合格率可能會較一般人群高一些,可達20%—30%。“所以我們呼吁更多的健康男性加入到捐精者的行列中來,目前捐精者以大學生為主。”岳煥勛說。
隨著生殖健康觀念深入,前往醫院治療不孕不育的患者逐步增多。捐精的人少,用精的人多,供需矛盾突出。“我們只能用時間緩沖,有需求者先登記,有了精源才能提供給醫院生殖中心使用。但女性的生育年齡是有限的,一般從34、35歲開始,女性卵巢功能和生育力日漸下降,不可能一直等合適精源,所以部分患者只能到處求醫。”岳煥勛說,四川人類精子庫第一批儲存的精子近期有望使用在最先登記的一部分患者身上。最近到醫院的登記者則可能還需要等相當長一段時間。
精子庫向生殖中心提供精液前,雙方需要協定《供給協議》。協議要求精子庫不提供任何捐精者個人身份信息的資料。同時要求生殖中心對受用方保密,不提供給精子庫中心。生殖中心向受用方提供精液時,只提供精液編號。“這樣精子庫并不知道受用方是誰,還需要將捐精者的信息貼嚴格保密管理。”岳煥勛說,目前,我國的供精輔助生殖治療采取“雙盲”方式管理,捐獻者不知道使用者,使用者也不能知道捐獻者信息,對雙方信息都嚴格保密。
“精子銀行”保存男性生育力
除了接受捐精,精子庫還有冷凍貯存精子的功能。精子庫貯存精子是收費服務。“根據物價和衛生部門的規定,除了一次性繳付的1800元冷凍費外,保存費為每月60元。”精子庫中心副教授蔣敏說,申請存精需要經精液檢查、健康檢查、預凍試驗3個過程。
目前接受凍存的適宜人群包括因患惡性疾病接受化學藥物或者放射治療的患者,從事具有生育高風險的職業、長期接觸污染環境等,以及一部分準備接受人工助孕的患者。“貯存時間理論上是沒有期限的,已有文獻報道可達20年以上。”岳煥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