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精揭秘:捐贈有補貼 周期結束再獲3000元
捐精揭秘:捐贈有補貼 周期結束再獲3000元
一份合格的捐精者的精液,“采集周期”需要6個月以上。捐精者先是需要到人類精子庫簽署同意書,同意捐贈后需要接受全面體檢,確認身體健康,進行精液采集,初步篩選后確定精液合格后,才開始進入捐精周期。
大概每周捐1-2次,每次捐贈都能獲得200元的“誤工費”和交通補貼等。大約10-15次精液采集工作完成。采集半年之后,捐精者需要再進行一次艾滋病等傳染病原微生物的復檢,確認沒有問題后,捐精者的精液才正式成為一份可供使用的合格產品,此時捐贈者還會得到約3000元的補貼。按10次計算,捐精者最終可得到至少5000元錢的補貼金。
“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市民在認識上有一定的誤區。加上捐精話題比較敏感,不能像獻血一樣宣傳,導致捐贈者并不積極。”岳煥勛說,部分捐精者有正常生育能力,但是精子質量低于供精的標準,導致篩選合格率比較低。精子庫運行以來,每月大約有10多人前來捐贈,篩選合格率(捐精者達到納入標準)不到10%,明顯不能滿足患者需求。
捐精可提供影片 室內只有捐精者
四川省人類精子庫設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住院大樓11樓,這里有接待捐獻志愿者的“接待室”,密封保存捐精者資料的“檔案室”,操作各種檢驗流程的“實驗室”等。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4間“取精室”,則設在一個較為獨立的區域里。每間房4平方米大小,內有一張1米寬的床、一臺電視,為避免捐精者在取精時發生意外,每間取精室都裝有一個緊急按鈕。
“精子庫一般不主動提供影片和圖片,若捐精者在采精時提出需求,則可以提供。”四川人類精子庫主任岳煥勛教授說。沒有外面想象的復雜,墻上沒有海報、沒有書籍,除了捐精志愿者,不會有第二個人出現在這個房間。“目前每個月大約有10多位志愿者來接受篩查。”岳煥勛說,為了保護受用者和后代的利益,一個捐精者一生只能在一家精子庫進行精液捐贈,并且當一個捐精者的精子讓5名婦女受孕,這位捐精者的精液就不會允許再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