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陰部結構圖(1)
女性陰部結構圖
以上為女性陰部結構圖,展示了女性陰部結構的主要部分: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等。這些部分各自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是怎樣的呢?
一、陰阜
陰阜(monsveneris)為恥骨聯合前面隆起的外陰部分,由皮膚及很厚的脂肪層所構成。陰阜下鄰兩側大陰唇。青春期,陰阜皮膚上開始長出陰毛(pubis hairs),其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陰阜皮下的豐富脂肪組織和皮膚上的陰毛,在性交時起支撐和減震緩沖作。撫摸陰阜或輕輕揉捏可以起到性剌激作用,男女陰阜互相摩擦可以使女性產生性快感。
二、大陰唇
大陰唇(labium majus pudendi)為外陰兩側、靠近兩股內側的一對長圓形隆起的皮膚皺襞。前連陰阜,后連會陰;由陰阜起向下向后伸張開來,前面左、右大陰唇在陰阜聯合成為前聯合,后面的二端在陰唇系帶下方會合成為陰唇后聯合,后聯合位于肛門前,但不如前聯合明顯。大陰唇外面長有陰毛。皮下為較厚的疏松脂肪組織、彈性纖維及靜脈叢,受傷后易成血腫。大陰唇含有皮脂腺和汗腺。外側面皮膚有色素沉著,上有陰毛;內側面淡粉紅色,類似粘膜,上無陰毛。成年未婚婦女和肥胖婦女的兩側大陰唇自然合攏,遮蓋著小陰唇、陰道口及尿道口。經產婦的大陰唇由于分娩影響而向兩側分開。大陰唇遮蓋住小陰唇、陰道口和尿道口,有性欲時,大陰唇張開,其遮蓋部位露出表面,甚至暴露出陰道口。大陰唇的個體差異較大,有的又肥又厚,有的又小又薄。
三、小陰唇
小陰唇(nympha)是一對薄的粘膜皺襞,在大陰唇的內側,表面光滑無毛、濕潤。色褐或粉紅、鮮紅、黑紅。小陰唇的左右兩側的上端分叉相互聯合,再分為兩葉,其上方的皮褶稱為陰蒂包皮,下方的皮褶稱為陰蒂系帶,陰蒂就在他們的中間。小陰唇的下端在陰道口底下會合,與大陰唇后端融合,形成陰唇系帶。小陰唇粘膜下有豐富的神經分布,故感覺敏銳。與男性尿道唇相當。由于大、小陰唇中含有豐富的神經纖維,在性刺激和性喚起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性交時陰莖在陰道內抽動而牽動小陰唇使陰蒂受到刺激。
四、陰蒂
陰蒂(clitoris)又稱陰核,位于兩側小陰唇之間的頂端,是兩側大陰唇的上端會合點。是一個園柱狀的小器官,被陰蒂包皮包繞,長約4厘米。末端為一個圓頭,其尖端膨大稱陰蒂頭。表面的皮膚,內端與一束薄的勃起組織相連接。勃起組織是一種海綿體組織(由兩個能勃起的陰蒂海綿體組成,分頭、體、腳三部分。相當于男性陰莖海綿體),有豐富的靜脈叢,又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故感覺敏銳,受傷后易出血。陰蒂雖在外生殖器部位,但它不具有生殖功能,而是最重要的性敏感部位。陰蒂,特別是陰蒂頭,布滿了神經未梢,輕微的接觸或刺激都會引起強烈的性激發和性快感,甚至適當的刺激可使女性達到性高潮,因此也是女性最喜歡手淫的刺激部位。在性交過程中,陰莖一般不直接刺激陰蒂、是陰莖在陰道內抽動而牽動小陰唇,從而刺激陰蒂。女子的陰蒂相當于男子陰莖,陰蒂頭相當于龜頭。除較小及尿道海綿體已經分外全如陰莖,有陰蒂體、腳、龜頭、包皮、海綿體與肌膜,及梳狀中隔,與陰蒂懸韌帶。接受性刺激時會勃起。
五、前庭
兩側小陰唇所圈圍的棱形區稱陰道前庭。用手指將小陰唇朝左右分開時,就會出現。表面有粘膜遮蓋,近似一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是陰蒂,底邊是陰唇系帶,兩邊是小陰唇。尿道外口在前庭上部。陰道口在它的下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前庭大腺開口。此區域內還有前庭球。散布的小前庭腺與男性尿道旁腺相當。再下方可看見菊花狀的肛門。在陰道、肛門之間有會陰部小空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