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何管好你的老板(6)
助理克隆老板
在不少第一代的企業家心目中,老板跟助理之間還是父子兵,師徒輩分的關系。不要說是一個助理,即使是公司的第二代管理層,對他們來說,服從也應該是第一位。
套一句香港黑社會電影之中的對白——助理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當然,這里的助理,說的是企業大亨們的助理。例如,阿里巴巴掌門人馬云的助理陳偉,澳門娛樂公司執行董事梁安琪的助理楊淑源。
企業的助理,與政府部門的秘書,最容易混淆。確實,兩者有相通之處。其一是都接近VIP,都是重要人物身邊的貼近角色。其二,助理也好,秘書也好,都要替上司處理很多雜事。其三,兩者都能接觸到很多VIP。所不同的是,助理的角色更能夠建立人脈關系,更有發揮,更有發展空間。
曾幾何時,素有“黃埔軍校”之稱的萬科就為房地產行業貢獻了很多老總級別的人物。而在萬科內部,一群助理后來都相當有成就。掌門人王石身邊的辦公室編制里面,《萬科周刊》的十任主編,先后出了八位地方公司老總,這算是軍校之中的軍校。
早在上世紀90 年代,《萬科周刊》的人力資源配置,就不是按照給老總配文字秘書來設計的。王石會定下幾個用人標準:一有名校背景,二有人文修養,三要年輕、思維活躍。而總辦根據這三個條件去招聘遴選,新招的一位或者幾位助理,都會跟隨王石一起列席內部高層會議,旁聽媒體采訪,跟隨對外社交。訂機票酒店一類的事情不用他們做,助理們干的更多是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工作。
王石的助理之中,有一位名叫丁長峰的,三十出頭就做到了萬科 上海 公司總裁,現在是萬科華北區的董事長。他到上海,也克隆了王石的做法,身為地方分公司的負責人,他專門找了一個對接他公司管理事宜的“業務秘書”小周,讓小伙子牽頭開動腦筋,結果這個剛畢業的北大生,列出了一系列美國帕爾迪等房地產巨頭的標桿案例。隨后,帕爾迪方向被列入了萬科的戰略規劃。兩三年后,小周被調去無錫的萬科機構當高管了。而他上任沒幾天,也給自己安排了個助理,延續王石和丁長峰的成功經驗。
當然,這種能夠充分發揮助理潛力的制度捷徑,也是在高速成長期的萬科才具備。很多企業文化不一樣的公司,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路徑和結果的。換個角度說,今天在王石身邊,助理的角色也變化比較大。有一位是負責他的公益大舉動,一位是負責內部事務協調,還有一位海歸是專門對接國際機構!這樣配備豪華的助理團,一般老板估計用不上。每位助理也都有自己的發揮空間,但是機會肯定就不如當年的丁長峰那樣,再難重現他跟隨王石全面學習,重點發展的職業傳奇了。
話又說回來,助理畢竟是助理,首要工作和核心任務,還是要照顧好上司,不能光是想著自己的發展。事實上,中國商業環境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老板與助理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微妙。例如陳偉這本《這才是馬云》出來,另外一位老企業家的助理看了,當場就很唏噓,說也就是馬云才會支持助理干這個事情。
在不少第一代的企業家心目中,老板跟助理之間還是父子兵,師徒輩分的關系。不要說是一個助理,即使是公司的第二代管理層,對他們來說,也應該是服從第一,用自己的名字在外面發點文章都有點離經叛道了,更何況是寫書談企業的皮里陽秋。我見過數位老板的助理,都跟隨七八年,但是很低調,刻意退隱在后面。不管見過多少次,都是客氣打個招呼,多一句客套也沒有。這與他們老板的江湖豪客氣派多少形成了強烈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