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何管好你的老板(5)
Boss:沒必要克服助理依賴癥
《風尚周報》:有些助理在幫領導攔截信息的時候變得一手遮天,您覺得這種狀況怎么辦?
張桓:我覺得這是一個架構的問題。比如公司中你這個助理是凌駕于各個部門之上的,還是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平級的,屬于協調角色。你畫組織結構圖的時候,就看得出助理的定位。我的助理,對于一個隊伍而言,只是一個協調者,而不是一個領導者。協調者起的是潤滑劑的作用,比如協調各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而不是說驗收別人的作品或者成果,甚至是評判別人的成果。第二,老板愿意和助理溝通,還是和各個部門負責人溝通很重要。在我看來,我更多的是帶著助理和部門負責人溝通,而不是全部讓助理來傳話。那樣很容易形成信息不對稱,甚至很容易出現像當年小李子那樣的人。
《風尚周報》:如果助理和您特別親近,可能會招致其余員工的反感,您怎么處理?
張桓:我們公司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第一我會人為控制和助理在一起的時間。能不帶她出差的,盡可能不帶,很多時候和部門開會也不帶。因為我認為,不能讓別人感覺你是在通過助理來了解公司,了解每個人的狀況。那樣的話其他員工會感覺自己不受重視,他們要通過討好助理來讓她說好話,公司不能形成這種官僚氛圍。
《風尚周報》:有些老板會有助理依賴癥,您會有這個狀況嗎?
張桓:真的會有,我已經退化了。比如有時是兩三天的短途活動,但我想臨時改個機票去哪里,但是我連公司的電話都不知道。如果她的電話打不通,我就很崩潰了。但是我覺得這個狀況沒有必要克服。因為老板對自己做的事情很專注,對其他的事情可能會忽視或者漠視。我認為人不在于聰明不聰明,而在于你是否很投入這個角色。生活上低智商,想必是大部分企業家的共同特點,因為人的精力有限。
Assistant :幫老板甄別信息比獲取信息更加重要
《風尚周報》:遇到霸王上司該怎么辦?
陳偉: 有兩種情況需要分析,一種是他把你看作身邊的人,他其實在外面有很大的壓力,他會在這里發泄。這個時候,你不用在意。可能有些時候有些人真的很厲害,那就得看你的容忍度。社會上很多的事情,都是一個度的把握。馬總常說的“中庸”,就是打中恰如其分的那一點。
《風尚周報》:有哪些事情應該由助理掌握?
陳偉:這同樣是度的把握,有一個理解的問題,這個事情是沒有辦法教的。比如,所有給馬總的信都是我看,他一封也看不到,我會評估什么應該讓他知道,我在自己的新書里寫了一句話就是,在阿里巴巴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寫信給馬總告我的狀,因為所有奏折都會落到本公公手里(笑)。
《風尚周報》:你的權力會不會太大?
陳偉:不是擋住書信就能擋住所有信息。我們活在一個獲取信息非常廉價,甄別信息非常昂貴的時代,所以得不到信息是不可能的,但是老總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馬總和總裁聊天都是以15 分鐘為單位計算的。一般說助理權力大的人,都是因為他們的建議未被采納,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東西可以改變世界。可我比較了一下,覺得90% 以上的建議都遠遠落后于我們的想法,偶爾會有不錯的建議,我會轉給不同的業務部門看。
《風尚周報》:犯過錯誤,老板有批評嗎?
陳偉:有批評,但是不嚴厲。因為老板自己也會犯錯誤,比如我書里寫他有一次差點闖進女廁所,馬總會用哲學思想處理一個人:“假如殺一可以儆百,殺之。假如殺一只能殺一,放之。”
《風尚周報》:老板覺得你出色的地方在哪?
陳偉:相對其他助理來說,我可能幽默一點,然后有些時候,在他們比較緊張的時候,我會跟他們調侃一下。馬總以前給我的前老板張紀中打電話,張Sir 還是很開心,現在一說總是煩死了。
《風尚周報》:有員工罵老板怎么辦?
陳偉:讓他罵。馬總說過一句話:“假如一只鳥每天都要整它的羽毛,它就完蛋了,因為一盆臟水就可以毀了它。” 你想做個對大家都好的人,其實沒有一個人會說你好。所謂“A friend to all is a friend to none”。馬總以前自己不懂互聯網,唯一比別人強的,就是抗擊打能力比別人強。別人都認為他是騙子,可他每次都想讓別人明白什么是電子商務,所以口才才能變得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