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怎么做得更好 市民有話說部門有回應
近期,福州日報連續報道福州市垃圾分類相關新聞,介紹了“高樓撤桶”“定時定點”等生活垃圾分類舉措。福州日報社“幸福郵箱”也收到了市民和網友的來信。“垃圾分類是我們全社會的責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功在千秋萬代。”“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造福于民。”網友“平安是福”“熊毛毛”“沐風”留言道。針對市民和網友提出的意見建議,福州市垃圾分類中心進行了認真回復。
一、分類從小抓起
市民楊溢琦、網友“happy”等建議:
幼兒園、小學應該加大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力度,讓孩子們從小就有這樣的觀念,回家后也會告訴父母。這樣不但能對孩子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還能帶動整個家庭。
建議在各學校多多開展活動,把樂趣引入垃圾分類,實踐在生活中。
部門回復:
今年初,幼兒園、小學、中學分類知識讀本114萬冊均已全部下發至各學校使用。3月初,市教育局發布《關于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學要將垃圾分類教育納入環境教育課程,小學、初中階段每學年確保有4個課時,高中階段每學年確保有2個課時。所有市屬學校已發放《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的新時尚——致全市學生家長的公開信》,大力推行“小手牽大手”活動。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統累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班(隊)會課教育、主題宣傳教育活動1200多場次,參與人數51萬余人,產生了良好社會動員效應,營造了濃厚氛圍。
二、分類宣傳樹立意識
市民林妹妹、網友“ami”“紫櫻花”等建議:
小區分發垃圾分類的書,讓大家能夠正確分類垃圾,確保每一件垃圾不錯誤分類。
前期可以在每個垃圾桶旁邊張貼提示,讓大家更好更快地投放到位。
希望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能再多一些,比如定期到社區開展,多普及,多宣傳,大家就能更快樹立意識。
部門回復:
市垃圾分類中心根據市委宣傳部及城管委工作安排,設計印制了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冊、分類指南、明信片等分類宣傳材料,并下發各區用于宣傳。各區積極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在居民小區、廣場等場所向市民分發分類宣傳冊,講解分類知識。上半年全市入戶宣傳336896次,開展宣傳活動1175次,宣傳冊累計發放約93.4萬冊,分類培訓近200場。今后,我市還將繼續擴大宣傳力度,讓全市人民積極參與分類,營造垃圾分類氛圍。三、垃圾桶、垃圾袋入戶
網友“grace”“范”等建議:
分類垃圾桶和分類垃圾袋進家庭,才有利于分類工作從源頭做到位。
盡快將垃圾分類落到實處,各家各護配備分類垃圾桶及垃圾分類宣傳單。
部門回復:
從今年5月1日起,福州市全面推廣垃圾分類,五城區迅速制定分類方案與計劃,加快推進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近3個月來,五城區已向各小區、單位發放戶外分類垃圾桶,已到位分發9.2萬個,戶外袋206.8萬個,家用袋3562.6萬個。
為提高居民的參與率,鼓樓區與馬尾區增加了部分經費,以獎勵和鼓勵的方式給部分街鎮的居民發放了一些家用小型垃圾分類桶(干濕兩類),已發放約21.2萬個,方便居民從源頭上進行干濕垃圾分類。
四、充分考慮特殊情況
網友“藍楓”等建議:
在推行正確做法前,應調研社區內特殊家庭情況,比如孤寡老人,來自農村不與兒女同住的老人,以及倒垃圾有困難的家庭。在定時定點之外,設置過渡性和寬容性設施非常必要。
老人不會看新媒體的宣傳,可以借用老人會等進行宣傳,爭取他們的支持是很有意義的。
部門回復:
按照《2019年全面推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各區、街鎮在小區配備了分類督導員,組織黨員、環保志愿者深入到各街鎮、居民小區開展入戶宣傳。今后社區或者分類公司在組織入戶宣傳的同時要對居民戶情況進行調研,重點耐心指導孤寡老人或者行動不便的居民在家進行垃圾分類,上門幫助其分類投放。
我市目前在城區各小區推進落實定時定點投放分類垃圾,每個小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置若干集中定時定點垃圾投放點,考慮到小區居民生活工作實際,也會開放錯過投放時間的垃圾投放點。另外將充分發揮小區物業和業委會的組織能力,號召老年人積極學習、參與和支持小區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