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臥底江西三甲醫院洗滌廠:帶血衣物混洗遭污染(3)
張春蘭說,醫用布草都是人工分揀,出現分揀不當是經常存在的事情,“醫院那邊要是發現沒洗干凈,就會退回來重洗。”
新京報記者臥底調查發現,洗滌廠在洗滌醫用布草時,并未對布草進行嚴格消毒,而是不分科室進行混洗,也并非專機專洗。在洗滌、甩干、烘干、熨燙折疊四個流程中,所有布草均被雜亂堆放在地面。
11月30日,新京報記者在豐源洗衣中心一堆已經洗好的手術室布草里,翻出一條輸液管。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兒童用布草與成人用布草混洗
記者臥底豐源洗衣中心發現,其與順達洗滌服務中心的操作流程一樣。
豐源洗衣中心的一名洗滌工人王勇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公司承包了南昌市內12家醫院的布草洗滌服務,每天要洗70多噸的布草”。王勇說洗滌的所有程序是“混洗、甩干、烘干、折疊、送貨”。
和順達洗滌服務中心一樣,豐源洗衣中心內并沒有按照醫院的科室分類,而是以醫院為單位進行混洗。王勇說,在車間內,十多個洗衣機同時運轉,每個能洗滌近70公斤的衣物,洗滌時間只有5分鐘。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洗衣機內,綠色的手術室醫用布草會和患者使用的床單、被套、枕套一起混洗。
因用推車運送,洗滌后的布草很容易掉在地上,一些醫生的手術服和病房床單掉在地上被踩臟后,仍被直接烘干折疊。
在折疊區,布草被放在一張木桌上,有時放得太多,布草會掉在臟亂的地面上沾染污物。工人一般不會立即撿起來,而是等到木桌上的布草烘干折疊完后,才會撿起地上被污染的布草進行烘干折疊操作。
新京報記者觀察發現,有時掉在地上的布草擋住了工人轉身的步伐,還會被踢開,布草上甚至還有鞋印。
“醫院的東西很臟,洗了也不干凈。”折疊區一名工人與新京報記者交談時說,“洗其實就是過了一遍熱水”。在她工位上,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手術室的布草中,還有塑料輸液管被包在洗后的手術服里。
豐源洗衣中心工作人員張慧賢介紹,在公司的12個醫院客戶中,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西省兒童醫院、解放軍第九四醫院的布草居多,“每個月利潤就是200多萬。”